预印本,让创新研究更快“被看见”

发布时间:2024-12-01 00:29:39 来源: sp20241201

原标题:预印本,让创新研究更快“被看见”

一篇论文从酝酿到成稿再到见诸期刊,需要多久?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教授苟马玲表示,历经几轮审稿和同行评议,再赶上期刊出版周期印制推出,一般都需要数月乃至更长时间。而在此期间,可能不止一位作者撰写了主题相近甚至相同的论文,尤其是一些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成果,如何确定其成果产出的先后次序,便成了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难题。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任务,也是不少高校教师肩负的两大使命。作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阵地,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青年教师论文“发表难”“发表慢”,也是教师们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今年3月,全球重要的研究资助机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决定,自2025年起,受盖茨基金会资助的研究成果必须以预印本的形式及时发布。这条新闻引发了高校科技工作者普遍关注。预印本,能否解决青年教师呼吁已久的“发表难”“发表慢”问题?能否让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更快一步“被看见”?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快人一步,确立科研发现的优先权

谈及预印本在科学传播中的优势,苟马玲用一个字概括:快。

苟马玲回忆,新冠疫情期间,预印本平台发展掀起一个热潮。“因为任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与时间赛跑。各科研团队为了快速分享对抗新冠病毒的研究成果,会选择将成果快速发布在预印本平台,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参考,省去同行评议等的审稿耗时。”他解释道。

“发布论文预印本,可以迅速公布阶段性研究成果,相当于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打上‘时间戳’,确立科研发现的优先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同样认为,快速发表是预印本平台的一大优势。他补充道,科研人员通过发表预印本,还能更大范围地获取学界同仁对自己论文的反馈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论文的不足,完善论文内容,提升论文质量。“可见,预印本作为一种学术交流模式,对促进科研人员成长、不断提高研究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张智雄说。

“1991年出现的预印本平台arXiv已经彻底改变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模式。每天早上醒来,很多科学家习惯于先到arXiv上去查阅本领域的最新进展,这几乎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张智雄介绍,开放科学时代,预印本在国际学术交流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内学术界如何看待预印本平台呢?在张智雄看来,目前国内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对预印本的认识参差不齐”。据他介绍,我国已有很多科研团队认识到预印本交流在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性,在arXiv等国际预印本平台上发布了重要科研论文,如我国的AI大模型研究、中微子研究等。“但也有不少科研人员对预印本还不太了解,或者担心其发布在预印本上的论文被别人抄袭。”张智雄说。

“这和不同科研团队的风格有关,有的科研团队喜欢在论文正式发表前先在预印本平台发布,这样可以在该研究领域抢占先机,而且每篇预印本文章都会被赋予一个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可以增加引用率;也有一些科研团队仍习惯于一步到位发期刊。”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邱广宇说。

助力转型,国内预印本平台建设稳步发展

苟马玲所在的科研团队目前发布论文预印本的经历较少,但常常浏览预印本平台,已经是他的科研习惯之一。在他看来,预印本平台发布的一些最新成果能给他的科研带来启发和借鉴。

除了浏览国际预印本平台,国内此类平台也在苟马玲的阅读范围之内。近年来,国内预印本平台逐步发展。2016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担建设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上线,被认为是国内首个按国际通行规范运营的预印本交流平台。作为ChinaXiv项目负责人,张智雄认为平台建设顺应了国际学术交流的变革趋势。“ChinaXiv可以助力科研机构建设本领域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同时助力传统期刊面向开放科学转型发展。”张智雄介绍,目前ChinaXiv与国内37个科研机构和230种期刊合作,构建了19个领域的预印本子平台,包括心理学、天文、核物理、药物科学、光学、生物工程等领域;ChinaXiv发布了近4万篇论文,索引了全球307万篇预印本论文,论文访问量7800多万次,全文下载量2200多万次。

在人文社科领域,今年4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上线。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徐拥军介绍,这是目前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首家全学科覆盖的预印本平台。“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交流与传播领域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据我们统计,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中,中级、初级职称作者占比不足19%。青年学者‘发表难’严重抑制了其学术成长。”徐拥军说,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可以快速发表科研成果,破解了期刊出版周期长、研究成果“发表慢”的问题。

“预印本为年轻学者提供了更多‘被看见’的机会。一方面,论文只要在预印本平台发布,传播就开始了;另一方面,不少期刊也开始习惯去预印本平台选择文章。”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任孟山介绍。“从即时传播及学术交流的角度讲,预印本显然加速了这一进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抄袭行为。”他分析道,因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很多时候是观点的创新、解释框架的创新,发表加速会让最先提出观点和解释框架的学者更早传播自己的创见,同时学术共同体也能更早了解这个创见。

完善遴选,打造学术交流新阵地

如何更好地建设预印本这个成果发布和学术交流平台?

“不断提升预印本的质量。”张智雄一语中的。“其实预印本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化,近年来,一些预印本平台增加了开放同行评审功能,也有一些专门的同行评审平台或开放同行评审社区,专门针对国际预印本平台上发布的预印本论文开展同行评审,并且将通过同行评审之后的预印本论文推荐给相关科技期刊发表。” 张智雄说,这些举措都将不断提升预印本平台的论文质量。“更高质量的预印本平台,对开放科学的发展将有更重要更深远的影响。”

“国内预印本平台的建设,一定要注重国际化。国际认可度的提高,有利于预印本平台形成更好的学术生态。”邱广宇补充道。

预印本平台的发展是否会颠覆传统科学出版业?邱广宇认为,预印本交流与科技期刊论文交流将较长时间持续并存,双方要更好形成互动。“不论预印本平台,还是科技期刊,都处在学术交流重大变革的大背景之中,各自都在努力适应环境,不断进化。”

这也正是张智雄的观点。他举例介绍,预印本平台可以完善遴选等服务,帮助优秀科研成果收获更多关注;期刊也可以为预印本平台提供同行评议等服务。“我们看到像eLife这样的期刊,由于意识到很多论文已经在预印本平台上发表过了,因而主动实现转型,让自己成为预印本论文的同行评审组织者。而原先的预印本平台,通过不断增强功能,很可能成为开放获取平台。”张智雄说。

徐拥军则对传统科学期刊提出建议:“期刊作为与预印本共同承担学术交流和传播重任的媒体,应积极支持预印本政策,允许作者将预印本转投期刊发表,或是直接从预印本平台上遴选文章予以发表。”

“预印本是开放科学研究的产物,作为高校教师,我对国内预印本平台不断完善充满期待。希望预印本平台能为大家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新阵地。”苟马玲道出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希冀。

(记者 邹晓菁)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