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3:47:30 来源: sp20241114
6月2日恰逢周末,海口骑楼老街寰海阁酒店门口,不少游客在大门两侧的灰塑门联前打卡拍照。这是一件以“喜鹊报春”为主题的灰塑,一只喜鹊立于枝头,双目炯炯有神。细细观之,喜鹊的绒毛、爪皮,乃至树叶的脉络均清晰可见。
而在距离酒店百里之外的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村民林敬几年前翻修过的老屋,房檐、墙壁上也有灰塑。其中的茄子、石榴、花鸟等图案,寄托着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从热闹的城市到静谧的乡村,一件件灰塑作品装饰或古老或现代的建筑,传递建筑艺术之美。海南许多地方的建筑上都有灰塑,而放眼全岛,属文昌灰塑历史最久远、工艺水平最高。
文昌东阁镇一处宗祠上的龙灰塑。李昊 摄
文昌会文镇欧村林家宅上的灰塑。
南宋入琼传千年
“文昌灰塑是穿越千年的艺术作品。”说到文昌灰塑的历史渊源,文昌市文化馆馆长曾小宁打开了话匣子。
他介绍,文昌本地族群,主要是南宋以后从闽南等地迁徙来到海南岛的,文昌的民居风格、灰塑工艺,也是那时传入岛的。文昌地区的灰塑通常见于正屋的上部,包括主梁下、外墙屋檐下、门窗上方、前门镜面墙上、屋脊上方等部位。
文昌灰塑题材广泛,乡土气息浓郁,图案主要有如意、花草、花篮、喜鹊、蝙蝠、松鹤、山水等,房屋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图案。按常例,正厅主梁下方是仙桃、牡丹、花篮等图案的灰塑;外墙屋檐下多为寓意喜上眉梢的“喜鹊登梅”灰塑、寓意连年有余的“莲花和鲤鱼”灰塑,或寓意金玉满堂的“金鱼和海棠”灰塑等;门窗上方是松鹤、牡丹花等图案的灰塑;屋脊上多为广曲蛟、卷草尾、祥云造型的灰塑。
闽南和岭南是国内灰塑应用得最多的两个地方。文昌灰塑虽说源自闽南,但很可能也受到了岭南流派的影响。有专家认为,清末民初是文昌灰塑发展的兴盛期,当时有不少琼籍华侨从广东请工匠来海南盖房,其中很可能就有灰塑画师。
灰塑的发展是一个兼容并包的过程,这一点在海口、文昌等地的骑楼建筑上体现得很明显。以海口骑楼老街为例,这里的灰塑纹样主要为动物、植物,也有相对简约的文字和几何纹样,比如八角形、方胜纹、万字纹、回纹、盘长纹。灰塑画师将这些或繁或简的纹样恰到好处地刻画于骑楼的罗马柱、拱券、外立面等处,实现了中西方建筑元素的完美融合。
同时,经过一代代本地工匠的摸索,海南灰塑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记者在海口骑楼博物馆酒店的露台上,看到了一处卷草尾灰塑。卷草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琼北民居构件,通过灰塑的形式呈现,其颜色更加丰富,观赏性更强。
传统概念中的灰塑,是一种附于建筑之上不可移动的艺术品。近些年,一种新型灰塑作品在文昌出现,那就是灰塑画。画师采用灰塑的工艺和原材料,在木板上创作的立体画,就是灰塑画。
文昌灰塑画师陈加飞创作的《泉罗春山秀》,是一幅灰塑山水画。画中的绿树、青山、碧溪等错落有致,霞光由远及近照射,刺破云雾,层次十分丰富。“这幅作品参考了国画的技法,色彩复杂多样,绘制难度很大。”陈加飞说,创作灰塑画的难度不亚于在纸上绘画,难就难在上色。“因为灰塑画是立体的,想要达到晕染、渐变的效果,就要反复叠涂,层层修饰,这很考验画师的功力。”文昌灰塑画师黄心宽擅长山水草木题材,他创作的《山光水色》《深谷晨韵》等灰塑画,描绘出一个鸟语花香的自然胜境,颇受市场欢迎。
从凝固的建筑构件,到“行走的艺术品”,灰塑入琼千年,演变出绰约风姿。
寰海阁酒店灰塑门联上的喜鹊。 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摄
文昌一处宗祠山墙上的灰塑。李昊 摄
老宅灰塑“讲”故事
灰塑传入海南后,最早出现在庙宇、宗祠等具有一定祭祀功能的建筑上,在民间广受欢迎,后来开始应用于文昌、海口、琼海等地的民居中。
灰塑的题材内容有一定的范式,但也因“户”而异。一些民居的主人会与画师沟通,将家族的历史或创业故事,融入灰塑中,文昌东阁镇富宅村的韩家宅就是一个例子。
这座已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宅,墙体斑驳,不过从其规模和建筑装饰仍能看出它当年的气派豪华。老宅外墙上,有一处刻着“元兴利火锯厂”的灰塑,这个火锯厂就是当年韩家人在泰国经营的厂房。细看灰塑,厂房一侧是一处装饰精美的南洋风格楼房,路面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还有工人在往货船上搬运货物,而且货船不止一艘。
据了解,韩家宅是当地旅居泰国的富商韩钦准于1936年回乡所建,历时两年建成。韩钦准年少时家里很穷,他十多岁就跟随乡亲下南洋谋生,经过一番拼搏,在贵人的帮助下建起了火锯厂、冰厂,积攒了财富。这件灰塑作品,生动展现了他下南洋创业的历史。
文昌文城镇头苑松树下村的符家宅,也是一处知名的老建筑。这座宅子南洋风情浓郁,多处可见柱饰、拱券、尖顶,历经百余年风雨洗礼,部分墙皮已经脱落,但墙上、檐上、门拱处的灰塑色彩仍较为艳丽。
据村里人介绍,符家宅最早的主人是在新加坡经商的符永质、符永潮、符永秩三兄弟。三兄弟背井离乡,在新加坡从事橡胶行业,1915年发迹后,他们运了一船银子回乡盖房,宅院于1917年建成。符家人虽然靠做橡胶生意发了家,但他们一直十分尊重知识文化渊博之人,教导后代要多读书。这种观念在符家宅的灰塑上有所体现,比如宅子正门两侧的“卷册”灰塑,“书页”旁附有“五枝丹桂香”等诗句。在古代,“丹桂”经常用于代指登科及第的人。宅院建造时,科举制度已经取消,但符家人崇尚读书的家风却世代延续。
除了文昌,在海口包道村的侯家大院、琼海留客村的蔡家宅等传统民居上,也可以看到精美的灰塑。比如,蔡家宅的屋脊上有卷草尾灰塑,外檐、墙楣上有宝瓶、钱币、画卷等灰塑。
“有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地的屋主,找我们去做灰塑。”文昌灰塑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许达联说,过去在琼北地区,盖房子以灰塑装饰是许多老百姓心中的一种执念。现在,拥有这种执念的人越来越少,反倒是经常有华侨回海南请工匠出国做灰塑。
“除了木结构的砖瓦房,其实混凝土楼房一样可以做灰塑。”许达联说,他在老家建了两层楼房,屋里屋外做了很多灰塑,“我就想做个表率,希望有更多民居用灰塑进行装饰”。
许达联创作的灰塑作品《龙跃云津》。资料图
侯家大院屋脊上的灰塑。
文昌学宫(孔庙)屋脊上的凤灰塑。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罗林涛摄
创作的留白之妙
留白是中国古人绘画常用的技法。一处巧妙的留白,往往能引发观看者的想象,起到“以无胜有”的效果。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在一片空寂中,一老翁独坐小舟,神闲气定。画家虽未勾勒一丝水纹,但大量的留白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是水意。
在海南的灰塑作品中,留白的运用同样有“以无胜有”的视觉效果。“灰塑作品色彩五彩斑斓,一眼看过去容易产生错乱的感觉,这时候留白就显得很重要。”寰海阁酒店负责人符燕舞说,灰塑作品有明显的写实风格,所呈现的物象纷繁多彩。如果要将灰塑作为一种艺术品保留下来,用留白的手法为作品增添美感十分必要。
留白这种技法,在一些海南灰塑画师的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文昌灰塑画师伍世东创作的《一路连升》,出水芙蓉向上生长,白鹭踏水、喜鹊停留,画面和谐而美好。纵观整幅作品,物象很多,却分布有序自然,皆因物与物之间有多处留白。
文昌灰塑画师林日文创作的《松鹤同春》,红日生辉,白鹤低昂,青松苍劲,物象复杂多样。作品中有近一半的面积用于留白,令人无限畅想,与《寒江独钓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艺术创作的理念是相通的,灰塑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借鉴传统绘画的创作手法,能为灰塑注入更多活力。”林日文说,目前已有不少文昌灰塑画师用灰塑的技法创作国画,国画领域的许多理念,也在影响灰塑画师,让他们对灰塑的呈现形式有更多思考,这是一种良性互动。
留白亦是一种期待未来的态度。记者在寰海阁酒店内看到,这里除了有多位文昌知名灰塑画师创作的灰塑作品,厅堂边缘还有多处空白。
“海南的灰塑艺术还在不断发展,我们留白是为了静待能者。”符燕舞说,在知名灰塑画师的作品旁预留出创作空间,也体现了画师的谦逊。
灰塑制作流程
制浆
用贝壳灰、草筋灰、纸筋灰、红糖、糯米粉等配制有一定强度又有较强可塑性和柔韧性的灰浆(又称灰泥)。
构图
画师根据建筑空间和装饰部位的实际情况,在脑海中规划设计图案,在作业面上做一些简单的标记。
批底
用草筋灰浆制作灰塑造型的底子(有时需通过钉钉子等方式固定造型)。
塑形
用纸筋灰浆塑造物象的局部和细节处。
上色
给做好的造型上色。
2011年
文昌灰塑被列为文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3年底
文昌灰塑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南日报记者刘梦晓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