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08:40:09 来源: sp20241109
5月13日,上汽智己全新智能电动轿车L6上市;5月20日,上汽与奥迪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启动,首款豪华智能电动新车将于2025年量产。
“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10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持续加快在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转型步伐,累计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打造了‘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上汽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上汽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等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以及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化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等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有效专利累计超过2.6万项。”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说。
2023年,上汽集团销售汽车502万辆,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自主品牌年销量277.5万辆,比重超过55%;新能源车销售112.3万辆;海外市场销量120.8万辆。
潜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仇杰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宛如工艺品的变速器剖面模型。“这是我们用6年时间研发的混动变速器,它的能量转化效率比肩丰田THS系统,静音和性能更优。”仇杰说,搭载该技术的上汽混合动力车型已出口欧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
“10年前开发混动变速器时,产品构型被国外专利‘卡脖子’,理论依据、数据积累严重不足,更是找不到一家现成的供应商。”上汽智能电驱变速箱团队负责人王健说。
得益于数千次的试验和数据分析,得益于一批有共同意愿的国内供应商,研发团队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如今,上汽已掌握了电机、逆变器、电机控制软件等关键技术,2023年量产的DMH超级混动技术,更是代表了上汽在长续航插混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
走进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清陶能源10吉瓦时固态锂电池项目1号厂房,一座几十米高的全自动立式周转库高高矗立,巨大的机械手灵活抓取正负极材料,投入隔壁两层楼高的混料缸中。
“5月13日试投料的这座新工厂,明年将大规模量产第二代固态电池。”上汽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说,第二代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液体含量由第一代的10%左右降至5%之下,电芯成本比磷酸铁锂电芯降低20%。“2027年,搭载能量密度超过400瓦时/千克全固态电池的上汽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
只需语音轻唤,卡通龙舟便出现在车尾的LED显示屏上……走进零束科技电子实验室,测试台架上正在进行智己L6智慧灯语脚本测试。
“龙舟灯语专为端午节开发,在线更新前,要进行多种工况压力测试。”零束科技电子实验室负责人马谦说,上汽全栈自研的“银河”1.0电子电气架构,让新脚本开发时间缩短30%—40%。
如今,“银河”电子电气架构已经迭代为中央集中式3.0版本。零束科技总经理李君说,新架构由“大脑”——中央计算单元、“小脑”——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以及4个域控制器组成,相比1.0版本,域控制器减少了20多个、线束减少了数百米,两项成本均降低了30%,更可支持L3级别高阶自动驾驶。
上汽在电池、电驱、底盘、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的创新技术突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从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到可混动、可增程的超级混动系统;从引入AI(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座舱,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NOA(领航辅助驾驶)……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紧贴用户需求,多品牌战略酝酿新突破
“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汽集团技术中心的时候,正是荣威、MG两个品牌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节点,也是打造两个品牌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的关键时期。”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总设计师邵景峰说,“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极大鼓舞了上汽设计团队的士气。”
团队以设计提升品牌竞争力,打造了荣威RX5、MG4两款爆款车型,还助力MG品牌成为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上汽乘用车也实现了从年销售17万辆到80万辆的突破。
“10年间,我们设计了总共40多款量产和概念车型,并实现了红点、iF等全球三大顶级设计奖项大满贯。”邵景峰介绍。
在以设计提升品牌力的同时,上汽发力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加快向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
“我们认为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是可成长、可进化、安全可靠、高效低碳、智能舒适的科技生命体。”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介绍,两年前,上汽提出打造科技生命体“技术底座”的创新目标,如今,七大技术底座已全面进入2.0时代。
技术推动,上汽集团智己、飞凡、荣威、MG四大品牌矩阵正酝酿新的突破。在2月份举行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全球首秀的智己L6、MG3混合动力等10款上汽智能电动新车参展,向欧洲乃至全球消费者展示了中国品牌、中国智造的强大创新实力。其中,零百加速跻身2秒俱乐部、最高续航突破1000公里的智己L6,更是赢得了海外媒体一致好评。
曾打造出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的荣威品牌,在上汽DMH超级混动技术的加持下,再战新能源赛道。今年北京车展前,荣威D7长续航插电混动轿车创造了满电满油1962公里的真实续航纪录,百公里平均油耗仅2.8升。
以设计提升品牌力、以技术打造品牌力,让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年度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41.85%提升至2023年的56%。
发力海外市场,率先实现“海外年销百万”
“感谢上汽法国团队,4次赶赴现场,彻底解决了电瓶亏电难题,客户对企业认真负责的态度非常满意。”谈起3年前发生在斯特拉斯堡的那起电瓶故障,法国马奎斯汽车经销商集团售后总监尼古拉斯·胡贝尔至今记忆犹新。
“作为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出海的汽车企业,我们向海外输出的是全产业价值链。”上汽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说,上汽不仅在海外建立了整车制造基地,构建营销网络,设立研发设计中心,成立金融公司,甚至建设自有国际运输航线。7天、24小时快速救援响应等全球统一标准的本地化售后服务,更是为海外用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超过120万辆,继2022年首度突破100万辆之后,上汽出海再上新台阶。
得到全球用户的喜爱,同样离不开上汽的“全球车”战略。在不断深化全球合作的基础上,上汽准确把握海外消费者对安全、环保、智能、操控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在2022年推出首款“全球车”——MG4 EV。搭载“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国际一流创新技术的MG4 EV,如今已成为欧洲紧凑型电动车销量冠军,并成功揽获“英法德澳年度车型大满贯”等30余个海外权威奖项。
“到2025年,上汽将在海外投放14款全新智能电动全球车,全面覆盖主流细分市场。”余德说,在欧洲选址建厂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继2021年突破200万辆、2022年超过300万辆之后,2023年中国汽车总出口量达到491万辆,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为全球节能减碳、气候保护、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反哺合作伙伴,推动合资合作翻开新篇章
在上汽设计中心,邵景峰和团队正与奥迪亲密合作,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豪华智能电动车型。
如果说联合开发让上汽奥迪项目有望为上汽合资板块贡献新的增量,那么,对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主力合资品牌而言,如何守住存量,并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实现赶超,对上汽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同样重要。
今年一季度,上汽大众累计销售新车26.5万辆,同比增长11.4%,其中新能源车型2.8万辆,同比增长171.3%。上汽大众的增长势头如何得来?
“补齐新车的智能化短板,千方百计提升新能源车型的成本竞争力,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将过去48个月的新车开发周期缩短至24个月,这是中外双方一年多来创新求变、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说。
无需唤醒词,即可完成连续语音指令;提供六屏联动、微信车载版等智能座舱功能;可实现“L2+”级别智驾辅助驾驶功能……科大讯飞语音交互系统、腾讯车载系统、大疆车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搭载,让上汽大众主力车型途观L Pro迈出了智能化步伐。
打造“最聪明的油车”,只是上汽大众转型升级的众多措施之一。利用股东双方资源,上汽大众正加速推动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量产。
1370公里综合续航、AI大模型上车、“L2+”级智能领航辅助驾驶……4月24日,合资企业首款长续航插混车型别克GL8插混版上市。“领先其他合资企业一年实现长续航插混系统量产,不仅得益于通用汽车在插混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更离不开我国首家合资专业汽车设计开发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强大的本土研发实力。”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庄菁雄介绍,接下来,泛亚研发团队将结合中国市场用车环境和特点开发更多智能纯电和插混技术,助力合资企业高质量发展。
长安与马自达联合开发纯电动车型、东风本田年轻团队主导设计纯电新车、大众和小鹏汽车共同开发CEA电子电气架构……10年前,合资企业的新车型、核心技术、供应链严重依赖外方导入,如今,技术赋能、产品赋能、流程赋能,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车企正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合资合作翻开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7日 01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