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19:19:36 来源: sp20241216
图①:在巴拿马附近海域发现的中国明代万历年间瓷碟。 托马斯·卢里摄
图②:清代乾隆时期中国瓷盘,巴西国家历史博物馆藏。 潘天波供图
图③:在菲律宾海岸圣迭戈号沉船中打捞出水的中国景德镇釉下青花瓷罐。 弗兰克·戈迪奥摄
图④:19世纪的广式象牙扇。 潘天波供图
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市,考古学家偶然开展的一次发掘,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瓷器。这批来自中国福建漳州和德化等地的瓷器穿越时空,携带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阵阵海风,呈现于世人眼前。一件明代万历年间的圆形瓷盘引人关注,盘面绘有园林中悠闲漫步的双鹿,细腻笔触尽显中国古典绘画精髓。发掘时,这件瓷盘已经破损,但在巴拿马附近海域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同样出水了主题相同、风格相近的瓷碟(图①)。这证明16世纪早期,中国瓷器已随马尼拉大帆船历经风浪,抵达遥远的拉丁美洲大陆,向当地民众传播着中国传统美学,见证了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华器物传拉美
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间的器物交往由来已久,推测不晚于5世纪。墨西哥曾出土中国汉魏时期的古钱币,厄瓜多尔、秘鲁等地发现西汉王莽时期的货币、篆文石柱、汉字古碑古砖等中国遗珍,秘鲁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两件绘有八卦图形的古老陶器……可见,彼时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器物在拉美地区的传播范围已较为广泛。
明代,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加固了中拉器物交流的纽带。明万历三年(1575年),西班牙开辟自广州至拉美的航线,这条航线经澳门出海,在菲律宾马尼拉中转,直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秘鲁利马和巴西巴伊亚。这种经第三方中转的路线是16至18世纪中拉贸易往来的主要模式,中国的瓷器、绸缎、扇子、珠宝、棉布等商品经此远航至拉美。美国考古队曾在旧金山以北德鲁克海湾附近的印第安人贝冢中,发掘出70余件万历年间的青花瓷。经考证,这批瓷器来源于1595年11月从马尼拉驶往墨西哥中途沉没的圣·奥格斯汀号大帆船,佐证了彼时中拉海上贸易的盛况。
18、19世纪,输入巴西的中国产品种类繁多,涵盖瓷器、扇子、布料、漆盒等。1722年6月沉没于瓜纳巴拉湾的船只“天使皇后”号就载有几百箱康熙时期的瓷器,说明当时中国瓷器在巴西市场广受欢迎。19世纪,清政府与许多拉美国家建立正式贸易关系,并与秘鲁、巴西、墨西哥等国相继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进一步促进中拉直接交流交往。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派遣游历使傅云龙出使日本、美国、加拿大与拉美各国。他穿越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区前往古巴、秘鲁和智利,并途经阿根廷和乌拉圭后到达巴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出口拉美的工艺品中,扇子尤为畅销。美国汉学家卫三畏在《中国商业指南》中记载了中国传统扇子的种类,其中最高级的烙画扇和羽扇销往海外后被视为奢侈品,从广州出口到拉美地区数量最多的当数葵扇。在智利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把19世纪的广式象牙扇(图④)。它由象牙镂空制成,雕有人物、动物、植物和建筑,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圆饰,上面印着阿根廷盾,体现着西方装饰图样与中国传统器物的交流融合。
2014年7月,首次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举行,开启中拉整体合作的新阶段。此后,双方文化交流加速推进,中国器物通过艺术展览、文化交流年、博物馆合作等方式走进拉美各国。2016年,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举办了“中拉文化交流年”。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巴西国家博物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在展览互换、文物研究、考古发掘、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同年,中国企业与巴西国家博物馆共同打造“数字巴西国家博物馆”,助力博物馆重建与文物保护。
认知拓展识中华
数百年来,沿着穿越太平洋的海上商路,中华匠人精心制作的器物及其蕴含的中华文化拓展了拉美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喜爱。
丝绸丰富了拉美对中国的想象。一艘艘中国商船在拉美港口停靠,当地民众对中国“丝船”的记忆深远而持久,他们将停泊于本国港口的“丝船”称为“中国之船”。沿着“丝船”航路,中华工匠亦随行至拉美诸国。例如在16世纪末墨西哥城的“唐人街”和17世纪阿卡普尔科的“中国市场”内,众多中华工匠侨居于此,开启异域务工生涯。由此,“丝船”与工匠逐渐成为拉美民众了解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情况的窗口。
“技术物”亦激发拉美对中国技艺的兴趣。这些由中华工匠生产的技术物,为当地人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和认知。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描绘了吉卜赛人将科学技术带入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后,布恩迪亚家族对磁铁等科技物品产生迷恋。市场里悬挂的中国灯笼和法国女人肩上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披肩,为马孔多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气息。这些描写意味着中华工匠文化经欧洲殖民者中转进入拉美,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
“拔山拿”(Paisano)传递拉美民众对中国形象的好感。据清政府驻秘鲁使馆参赞使节谢希傅提及,秘鲁当地人普遍将华人称为“拔山拿”,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同乡”,展现了秘鲁人对华人的亲切态度,亦说明太平洋海上贸易自古以来便促进中拉民心相通,塑造了秘鲁人对中国形象的良好认知。
匠心流韵促交流
中华工匠文化为拉美工艺的多元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中国瓷器不仅是拉美百姓日常之物,更化作营造之材,融入土木之间。墨西哥城“瓷砖之家”所用瓷砖辅料均来自中国,17世纪末葡属巴西的贝莱姆·达卡乔埃伊拉修道院曾用中国瓷器装饰塔楼。此外,拉美工匠潜心吸收中国漆器制造精华,创造出独具风韵的艺术佳品。例如,19世纪厄瓜多尔的土著基多人喜欢仿制中华漆器雕像,刀法、用彩、髹饰等无不受中国漆艺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拉美印第安漆工在为金银器物镶嵌装饰时,也偏爱中国图纹,彰显东方之美。
中华工匠文化对拉美的建筑陈设与审美情趣也产生深远影响。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小城萨巴拉,朱红金粉画、身着长袍的中国古人、飞檐亭子和小桥流水等图案出现在教堂中,这些图案自18世纪起就在当地流行。巴西设计师卢西奥·科斯塔在设计首都巴西利亚城时,曾经参考了北京紫禁城的对称布局。由中国漂洋过海而来的瓷器、漆器、屏风、橱柜等,不仅改变了当地民众对生活空间的排布与装饰,还成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当地的贵族特意遣使者前往中国,定制镌刻家族徽章的瓷器,以彰显家族的尊崇地位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中华工匠技艺助力拉美技术发展。16、17世纪,印第安人用本地特产换取中国丝绸等商品,秘鲁矿工尤其青睐中国的亚麻布衣。随着中国丝绸及亚麻布服饰在拉美的流行,拉美对蚕丝的需求日益增长,养蚕业和丝织业随之兴起。16世纪初,养蚕技术从西班牙传入加勒比海地区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此后墨西哥中南部地区的养蚕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巴西历史学家弗朗西斯科·阿道夫·德瓦尔雅热提出,葡萄牙语中的“manjolo”(水磨)可能源自汉语的“磨”。葡萄牙人布拉斯·库巴斯将中国水磨技术从葡萄牙带到巴西,将该技术应用于甘蔗榨汁,这一技术的运用,对拉美蔗糖加工技术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产生诸多影响。
在漫长的岁月里,来自东方的工匠与器物向拉美民众传递了中国的技术理念、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启迪他们迸发出新的艺术灵感,融入自身文化,创造出独特的文艺样态,美化了生活空间。中华工匠文化为拉美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促进了拉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拉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1日 17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