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4:47:06 来源: sp20241102
中新网 海口1月10日电 题:海南引社会资本修复矿山 “生态修复+”让废矿“生金”
中新网 记者 王子谦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莲花山生态文化景区内漫步,目之所及山间林木葱茏,湖水碧绿清澈。 几年前,这里曾是一座大型的废弃矿山,多个废弃矿坑仿佛是绿色大地的伤疤。
图为修复后绿意盎然的儋州莲花山景区。(资料图) 中新网 记者 骆云飞摄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坚持“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记者近日在海南省多个市县走访了解到,政府吸引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实践,实现“废矿生金”的转变。
生态修复+文旅:矿山变身4A景区
莲花山曾经是儋州市重要的石灰岩矿产地,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2012年,当地大量开采矿石,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2018年起,儋州市和海南农垦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矿坑修复、环境治理、文化注入、产业带动为方向,着手对莲花山多处破碎山体及矿坑进行生态修复。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开发,总投资2.6亿元打造海垦莲花山生态修复公园暨莲花山文化景区。
“治理过程中宜林则林、以草则草,以加固山体、修建景观的方法全面修复。”海南海垦旅游集团氡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超超介绍,企业加固修复4座破碎山体,加培土壤5000多车,植树造林十余万棵(株)。
经过系统治理,矿山重披绿装,企业随后进行文旅开发,主打森林康养旅游,推出樱花乐园、矿坑剧场等项目。
整治后的莲花山也让附近村民尝到“甜头”。“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周边道路泥泞,现在不仅治理好环境,也为我们找到了好出路。”儋州市南洋镇下番开村村民叶建豪成为景区一名工作人员,增加了一份固定收入。
郑超超告诉记者,景区“生态修复+文旅”的发展模式产生良好效益。自2020年开园至今已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同时带动了周边餐饮娱乐、设施农业、民宿旅租等产业发展。企业下一步计划投资建设共享农庄、房车营地、教育研学等新业态,让好生态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生态修复+全域整治:坑塘荒地变良田
在临高县新盈镇和贵村的600亩高标准农田里,当季稻谷已收割完毕,不远处的洋所村及良爱村,村民在种植辣椒、南瓜等冬季瓜菜。
图为经过整治后的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和贵工矿片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迎来收获。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供图时间回到两年多前,这里还是面积近600亩的废弃采石矿区。“和贵工矿片区是历史形成的一个私采乱挖矿区,大大小小的坑塘分布其中。”临高县新盈镇副书记王亦鑫说,该县将生态修复与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相结合,矿山废弃地变成了致富增收地。
2022年,临高县实施新盈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探索“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坑生态修复治理。在土地整治子项目实施阶段,由社会资本全额投资,产生的耕地指标所得的收益,除返还企业合理投资成本和约定的利润分成外,政府收益用于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反哺”整治区域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
临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健介绍,通过政商合作实现“不予不取、就地发展”,以资源和试点项目指标处置利益分配吸引社会资本,合作开发。
和贵工矿片区涉及5个自然村共300多户村民,经过5个多月的治理,荒废的矿坑变成平整的良田。参与整治的山乡集团金坤(海南)土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丽华说,整治后形成了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采取稻菜种植模式,选取了特种稻米如胭脂稻或香米,搭配本地特色的南瓜、辣椒等品种,新垦造土地稻米亩产已达700多斤,农民不仅能得到租金收益,还有一份打工收益。”
李健介绍,临高县土地整治试点已开工13个土地整治子项目,土地整理面积达43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500亩。通过产业项目的谋划,还可以形成“全域土地整治+现代农业+精品文旅+未来乡村”的融合发展模式。
生态修复+观光农业:废矿治理果飘香
驱车驶入定安县金鸡岭农场十二队,这里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基本完工。椰子、槟榔、发财树、百香果等经济作物沿着山岭生长,丝毫看不出废弃矿山的踪影。
金鸡岭农场十二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包括2013年已关闭的4个矿山。“这里分布着400余亩旧矿坑、堆土场及积水塘,玄武岩裸露、土地荒芜。”海南农垦母瑞山农场有限公司党委秘书王万吉说,恶劣的环境严重阻碍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进行。
变化始于2020年。定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与海南农垦母瑞山农场公司招标引入海南建达盛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建达盛”),以企业自筹经费5635.09万元,开展矿山修复工作。
“矿山修复不能靠简单回填、绿化就算完成任务。”建达盛定安分公司现场经理王唐诗说,企业采取梯级台阶种植植被的方法,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经过三年的治理,如今的废弃矿山铺满绿色,经济效益也逐步产生。在企业种植的百香果园,成熟的果实挂满藤蔓。现场负责人介绍,首批种植的20多亩百香果今年带来超过90万元的收益,还带动附近约20名居民长期就业。
海南省定安县金鸡岭农场十二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后,种植的百香果挂满藤蔓。 中新网 记者 王子谦摄目前,金鸡岭农场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经完工。王唐诗表示,企业正将矿山治理与观光农业对接,依托复垦矿区土地建设生态农庄项目,发展热带观光农业。
记者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获悉,“十四五”期间海南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101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面积426.75公顷,投入资金3.3亿元,其中社会资金1.25亿元。(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