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7:59:21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社 瑞丽8月19日电(记者 胡远航)“战争之道在于止战。”8月15日至18日,包括两岸退役将领、专家学者、青年代表、媒体记者等在内的200余名两岸人士,走进云南保山、腾冲、瑞丽等地,重返滇西抗战战场。触摸这段悲壮的历史后,大家表达了“止戈”的共同期盼。
8月15日至18日,包括两岸退役将领、专家学者、青年代表、媒体记者等在内的200余名两岸人士,走进云南保山、腾冲、瑞丽等地,追寻滇西抗战记忆。图为两岸人士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中新社 记者 杜潇潇 摄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英勇悲壮的战争中,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以巨大的牺牲扭转抗战局势。
此行,两岸同胞召开研讨会,共话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与抗战精神传承;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深度了解滇西抗战史;走进腾冲国殇墓园,祭拜长眠于此的3000余英灵;并重走滇西各族人民手挖血筑的“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
站在滇缅公路锁钥——畹町桥上,台湾教师刘先昌感慨万千。当年,10万中国远征军就是从这里跨出国门赴缅抗日;3000余名南侨机工也是从这里将大批抗战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国内。“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我们绝不能忘记。”刘先昌称,铭记历史,是为了缅怀先烈,也是为了珍爱和平。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王建朗称,两岸抗战研究有着这样的共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取得最终胜利,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全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御敌。“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岸人民共同努力,同样是战胜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素”。
这一路,两岸记者还联合采访当地两位抗战老兵:98岁的李树和96岁的刘贤。参加过松山战役的李老,腿上的伤疤诉说着战斗的惨烈:“这场仗打了95天,山头被炸得没剩一根草一棵树,惨不忍睹……”
尽管谈起过去就很心痛,但刘老坚持上战场是不悔的选择。“当年上战场,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用打仗。”刘贤说。
如今,硝烟已经散去。老兵李树和刘贤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由衷感叹“和平真好”。台湾学者许舜南,也通过走近他们和曾经的战场,对抗战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了更深体悟。“《孙子兵法》强调:战争之道在于止战。爱好和平这一基因,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许舜南说。(完)
【编辑:张子怡】